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freedns.us)◇◇

  终结“甘朱门”——拟“我的最后陈述——朱苏力”

  作者:禾土

  各位关心“甘朱”门的网民,小甘,
  各有关媒体,校领导,社科院领导:

  首先,我要向小甘同学及北京大学表示真切的歉意!
  其次,各位网友的讥骂,也应该是我罪有应得,谁让我TMD的不自重呢?!
我一点也不怨别人!后悔倒是有的,如果稍微用我那趾甲不全的小脚趾头想一想,
也不会惹这么大纰漏!(请原谅,我本来想删掉这些伧俗的话,但还是想保留,
我想让大家知道,咱老朱也是一个人,一个凡人,甚至俗人)!但真正后悔的却
不是对小甘问题本身,而是我这许多年来养成的各种习气等等。

  下面,请容许我就“甘朱”门事件做最后陈述:

  决定不招收小甘的真正原因,说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,实际上,确实不过是
一念之差。这一念,当然主要责任是我自己,个别同事、同学的鼓噪也算有推波
助澜的作用,而小甘自己也不可推卸,其中最典型的要属居然笔试通过后一直连
个电话也不向我打,实在也让我心中不快。现在想想,最终也是我有点想不通,
居然会这么没有气量,应该说是鬼使神差也不为过。

  但是,从某种意义上说,整个事件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。

  “博导”,更不要说北大的博导,尽管现在的老百姓也许不当回事(现在反
思一下,也只能不当回事),而对于一个学生将直接决定其命运的历程——夸张
一点甚至是决定其一生。因此,至少是我自己骨子里的牛气、霸气,除非是与我
有类似身份或境遇的人,其他人永远难以想象。这种牛气、霸气,从长远看,即
便不是造成“甘朱门”,也完全可能形成“赵朱门”、“钱朱门”,或者即使不
是在北大、清华,也完全可能产生“甘张门”、“甘李门”。不过是,厄运撞到
咱老朱头上罢了。

  值得说明的是,即便咱老朱犯了这门事,但诸位也应该知道,除此以外总体
上,至少是和现有的各种博导相比,我没有愧疚的地方,或者说,要有愧疚,也
首先是当今的制度造成的。这绝对不是推卸责任。正如所有贪污受贿者的最终诅
咒对象是制度造成腐败一样——个人是确实是咎由自取,但制度肯定是罪魁祸首
——这一点很复杂,我将在今后作专项研究!

  其实,招收博士、硕士,现在大家也都心照不宣吧,泄露或预先“推荐”考
题,学生、亲友、同事、上级打招呼、搞交换交易,甚至受贿等等,也许算得上
“蔚然成风”。凭良心说,我唯一感到冤屈的是,除故意含混学业简历(以后我
会作详细说明的,包括对毛泽东的特别感情),我自认算是够讲原则的、够不讲
情面的,每年不知要严辞拒绝多少说情的人,特别是来自上级、甚至重权人物,
只是在大原则下稍微变通一点——没有想到的是,却让人联想到一句农村土话,
“跑了偷牛的,逮着拔桩的”。

  ……也许再说什么也已经多余了。

  “甘朱门”事件已经到终结的时候了,我想就此提出自己几点看法:

  一、关于我个人。鉴于我自己也觉得愚蠢到难以置信的错误言行,我申请辞
去北大的一切,包括职位,包括教师身份,现属所带研究生由学校另外安排导师。
如果社科院能够作出考虑,我希望到一个边远省份的社科分院做一名普通研究员。
在反省的基础上认真做一番学问。

  二、关于中国的博士招收制度。现行制度已经历史地证明必然产生各种政治
经济腐败和道德、学术败坏,属于制度上难以造就真正一流人才的硬伤,必须彻
底改革。在经历多个不眠之夜,既反省自己也反思制度的基础上,考虑了一种招
收模式供参考:硕士、博士报考时不确定导师,从笔试合格人中选出复试者(差
额在30%左右),由本校及教育部门联合预备20道(最好相对统一)文论题目,
在封闭图书馆内由参加复试者(面试提法本身就不妥,那点短暂时间不过是凭印
象取人)抽签出一人再抽取共同的复试题目,一天时间电脑答出文论内容,各大
学之间交换联合阅卷,最终确定入选者。

  ——不要管什么国际惯例,法则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爬。

  三、关于核心期刊论文录用问题。中国学术水平在国际上排何位次,或者给
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,相信各领域圈内人士最清楚,按照我的真实
想法,只有两个字:别提。现行用稿制度也属于罪魁祸首。建议取消各单位自主
定稿出版学术性报刊——按照南开一位M教授在一次全国性会议上的说法,“70%
以上是垃圾”,匿名审稿就更不需再细说了——全国统一按照专业真正全封闭匿
名审稿(最好设外部门监督)录用稿件,每周或旬或月高质量文本稿100篇,其
余作网络版(数量可以按照质量设置),否则高质量的稿件等到排上队,可能已
经缺乏一定的时效性(首创性)。并且每年评选一次优秀论文(一定评委公开亮
分,并由专家给出具体获奖说明),并给予高额奖励。

  最后我还想说明一下,我真诚地感谢小甘和“新语丝网站”及其批评我的网
友,尽管以前我也看的少,近来甚至不敢看,但那永远的痛也真正让我认识到到
自身问题,如果我在今后的岁月中能够真正潜下心做一些学问——而不像目前的,
按照中科大一位K教授在一次大型会议讨论所批评的话“不要看那些著名教授、
博导,没有几个是真正有学术建树、有自己思想的,大多数都是裘千丈式的学问”
——全赖这一事件的促使。同时我也要感谢为我打气的各位朋友、学生、同事,
特别是各位“驳倒”、“博死”、“说倒”,千万要以老朱为戒,尤其是在网上
说话,可不是上课、对学生说话、在会议上说话,旁若无人不负责任,信口开河,
有了名气以后,错话也可以当妙语,而网上就可能让你一钱不值——须知,网上
才见得人外有人,看那些犀利语气大多甚至是毛头小子、江湖浪人或者民间拳师,
虽然刻薄了些,倒也算得中肯、入木。而最关要的是,如果有尾巴被抓住了,最
好的办法还是喊痛,老实承认的省事,否则最终就象我这样被打落了水,还是要
爬上来,还是要喊痛。谢谢。

  朱苏力
  20××年×月×日
  于北京大学

(XYS20040826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freedns.us)◇◇